我们曾经针对陕北苹果园进行了为期4年的调研,结合当地果业和农技部门的相关资料,结果显示陕北绝大多数苹果园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偏施氮肥,磷肥超标,钾肥不足,中微量元素肥重视不够,果园土壤养分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其中绝大多数地区的苹果园有机质含量不足1%,严重的果园甚至在0.5%左右,很少有超过1%的果园。果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偏低,严重影响了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和养分利用率,化学肥料的使用成本逐年增加,导致投资成本加大,降低了果实品质和耐贮性。对此,结合陕北的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提高果园有机质含量的有效措施,供广大果农在生产中参考。 一、重施有机肥。 常言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生产中应注意广开肥源,就是大力开发农家肥,种植绿肥,积极发展养猪养鸡等养殖业,利用畜禽粪便沤制有机肥等。其次是重视落叶枯枝的处理,在冬季落叶修剪后及时将地表的残枝败叶、病僵果、废弃果袋和诱虫带,以及杂草等集中深埋处理,不宜烧毁。此外,还可利用冬剪后的枝干培育食用菌后重新处理,粉碎枝干还田。陕北圈养山羊的农户很多,缺乏有机肥的果园,应多施羊粪。必要时,还可以通过购买高含量的腐植酸或氨基酸有机肥施用。按照陕北苹果园盛产期亩产2000-2500公斤苹果的要求,一般优质苹果园要求年施有机肥在4000-5000公斤左右,或者施优质腐植酸有机肥350-600公斤左右。 二、重视生物肥。 生物肥也叫菌肥,多以有机肥为载体,因此也可称之为生物有机肥。它是以畜禽粪便、城市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有机废弃物为原料,配以多功能优异发酵菌种,使之快速除臭、腐熟、脱水,再添加功能性微生物菌剂,加工而成的含有一定量功能性的微生物肥料。近年来,生物肥以使用安全、分解有害物质、促进肥效、减轻病害、增产增收等优点而深受欢迎。 采用人为方式向土壤中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就能够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整体活性,从而明显提高土壤肥力。在植物根际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大大增加根际土壤中有益菌的数量和活性,促进土壤肥力的增强。我们所施用菌肥中的有益菌群,能充分分解化肥和有机肥,固氮、解磷、解钾,并且能够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生物肥中的微生物在植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甚至在土壤(如硅酸盐细菌等)、根际(如根部固氮菌等)、植物体内外(如内生或外生菌根等)、叶面(如益微菌等)等有限空间形成数量巨大的菌落,从而形成优势菌群。这种先入为主的占领方式,使有害的病原菌失去了立足之地,无法竞争,这样就能抑制和减少病原菌的入侵和繁殖机会,从而阻止了病菌的侵染,所以能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其中的微生物无论是在自身繁殖的过程还是在土壤中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物质,这些激素物质在与果树根系接触后,能调节果树的新陈代谢,刺激果树的生长发育。丰富的有机质还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从而使土壤疏松,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育,为果树提供适宜的微生态生长环境,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综上所述,生物有机肥不仅可以为果树直接提供养分,而且可以活化土壤中的潜在养分,增强微生物活性,促进营养物质转化。丰富的有机质还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肥和供肥能力,提高化肥利用率,间接为作物提供养分。生物有机肥中的有益微生物本身没有肥效,但在繁殖过程中分泌多种代谢产物,抑制有害微生物,促进土壤中养分的转化,提高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增加土壤肥力。近年来,我们和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在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区推广的“益恩木系统应用技术”,就是在引进日本“自然农法”、“EM技术”和“EM复合微生物菌群”及其配套技术,转化吸收、创新应用,通过试验示范和推广,进一步完善规范形成的生产有机果品生产技术。 三、因地制宜,发展行间生草技术。 陕北地处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年降雨量仅500-600毫米,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果园生草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主要是不能因地制宜选用草种和适时播种,以及果园生草的科学管理。目前,在一些成龄苹果园行间种植三叶草和黑麦草比较成功,但在幼龄园则表现不理想,应通过间作豆科作物,比如绿豆、黄豆等培养土壤肥力。进入结果期,则可以利用秋季多雨的特点,在行间播种三叶草或者黑麦草等。 近年来,有人实验发现,利用果园自生的杂草,清除恶性杂草,保留一年生草也可以蓄水保墒,疏松土壤,培肥地力,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在管理上应利用夏、秋季降雨量大的特点,注意视杂草的生长量和生长高度及时刈割,覆盖行间,达到保水保墒的作用。据测算,陕北苹果产区每年的夏秋季(即6-11月)降雨量在400毫米左右,此期杂草的生长量较大,一般高度在40厘米时开始刈割,可刈割3-4次,每次相当于每亩700-800公斤的杂草,两季即可刈割2100-3200公斤杂草。 四、实施果园覆盖作物秸秆或覆草。 除利用果园一年生杂草刈割覆盖行间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当地大量种植玉米的生产习惯,利用玉米秸秆于秋季覆盖行间。据我们在洛川县调研,洛川县年种植玉米12万亩左右,每亩产玉米秸秆6000-7000公斤。如能在果实采收后,利用玉米秸秆铡成长约15-20厘米,覆盖行间,不失为提高果园有机质含量的有效措施。 五、大力发展果园秋季种油菜技术。 果园行间种植油菜技术是山西省著名农民果树专家刘全保先生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保水保墒性差的现状提出来的,这项技术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和甘肃等地被大范围应用,果农反映效果相当不错。该项技术最大的特点是秋施基肥后及时行间播种油菜,在来年苹果花后及时割倒全园覆盖。采用这项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存留秋冬季雨雪,保持果园适宜的水分,而且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此外,还可以利用油菜和苹果的花期一致的特点,吸引蜜蜂授粉,为来年果树生长发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果园种植油菜每亩仅用种0.20-0.25公斤,但产生的油菜秸秆可发挥很大的作用,值得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大力推广。 六、提倡果园行间覆盖技术。 近年来,甘肃平凉的果农在秋季施肥后,果园行间覆盖黑色地膜,有效地提高了土壤温度,保持了果园土壤水分,还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肥和供肥能力,提高化肥利用率。苹果园覆盖黑色地膜,每亩投资仅仅100元左右。据甘肃平凉的调研资料显示,覆盖黑色地膜的苹果园,每亩增产在15%,最高在20%左右,果实的商品率也大幅提高。近年来,果园覆盖黑色编织布、园艺布和保墒地毡等新产品、新技术应运而生,对抑制恶性杂草、保水保肥、增产增收有显著的作用。 七、继续推广果园五配套技术。 果、畜、沼、草、水“五配套”生态果园生产模式,即以果园为主体,以沼气池为纽带,由养畜、沼气池、果园、果园种草以及水窖或龙头入园五大要素共同组成的良性互动、优质高效的果业生态循环系统。通过果园生草、以草饲畜、畜粪产沼、沼肥入园和集雨补水,形成以草促畜、以畜促沼和以沼促果的良性生态果园栽培模式。 “五配套”生态果园以5亩的成龄园为基本生产单位,在果园内建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座20-40平方米的太阳能猪圈,猪尿粪入池发酵,一眼10-20立方米的水窖,通过果园种草,达到了保墒、抗旱、增草、促畜、肥土、改土的作用,也是生产绿色果品的必经之路。 |
西部果友联盟 | © 2014-2015 | 地址: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九路海博广场 | 电话:029-89298328 联系人:赵女士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公司| 陕ICP备14008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