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微信
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当前位置: 主页 > 技术会刊 > 肥水植保 >

让土地告别化肥,还原土地的本质

来源:西部果友联盟 | 作者:西部果友联盟 | 时间:2015-12-15 10:52

 

一、土壤是有生命的

土壤是有生命的,不信你看,蚯蚓、蚂蚁、蜘蛛、蜈蚣、蜗牛……还有数以亿计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你会问,这些跟我们的食物有什么关系呢?这要从植物的营养说起了。我们知道,要保证我们身体的健康,我们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保证营养供给。植物也一样,它们健康生长也需要营养,它的营养来源便是空气、水、土壤和阳光。前三者提供植物生长的基本营养要素,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氮以及土壤中磷、钾、钙、镁等,阳光则是植物生长的动力,植物通过自身的合成能力,利用光能将以上生产要素合成为自身的组成部分,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农作物和农产品,这是人和动物的食物来源,而微生物贯穿在植物、动物和人之间,进行残余有机物的分解与利用。这些有机物除了部分变成人和动物的身体外,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重新变成植物生长的要素返还到空气、水和土壤中,当然,人和动物最终也是要返回到土壤中和空气中去的,也就是“有机物复归土地”是自然的规律,是这个生物链循环的关键。只有当“土壤、植物、动物、人类”这四者组成一个健康的生物链,才能确保人类的健康。

二、健康的土壤

健康的土壤是根系易于生长的、疏松的、具有丰富的团粒化结构的土壤;在这里根系生长所必须的水分、空气和养分都能得到满足。换言之,健康的土壤就是物理性、生物性和化学性都很好的土壤;具体的讲,就是较好的土壤物理结构保证土壤较好的排水性、透气性、保水性和保肥性,且为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丰富的、多样化的土壤动物、微生物不断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和矿质颗粒,从而在与植物的互动中一方面为植物生长提供可以利用的速效养分如小分子有机物、磷、钾、钙、镁等,另一方面也促进土壤团粒化结构的形成,使得土壤的物理结构更好,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土壤生命力的所在!健康的土壤是由腐殖质多的、优良的堆肥和多样化的微生物共同形成的。“任何技术都不如健康的土壤”,这是农业的根本。

三、自然的安排

土壤是土壤颗粒经过长期的自然作用按照一定的结构堆积而成的。前面已经提到植物可以从土壤中吸收其生长所需的矿质营养,土壤母质本身就是各种矿质元素组成的。为了保证世世代代地、可持续地供应植物营养需求,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矿质元素大多不是以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的有效状态存在,而是99%以不容易流失的难溶状态存在,它会在土壤动物、微生物和植物共同作用下逐渐释放出有效态,来满足植物营养需求,不多不少,持续供应。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把从土壤上拿走的有机物还回土壤,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合理的农业种植,就能维持土壤的健康并不断地提升土壤环境,就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我们不禁要感叹自然的伟大!它为我们安排好了一切。可人类偏偏要自不量力,大量开发矿产资源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耗费大量的能源生产化肥,这无异于“杀鸡取卵”,在毁灭人类的未来,毁掉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

四、土壤真的需要化肥吗?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里的肥不是化肥,是肥料,是我们祖先利用有机物自己堆沤制造的各种各样的肥料。您可能是年轻的农民,问问年长的农民就会知道,使用化肥不过是近四十年的事情。我们的祖先们不知道化肥是什么,他们怎么没有被饿死?还创造了五千年的农耕文明,成为当代西方有机农业学习的对象。事实上,自然界我们准备好了一切。此时做过有机农业初步实践尝试的人可能会不屑,因为他放弃使用化肥以后,大大减产了。这个应该回到我们目前土壤的现状上才能找到答案。近四十年来,人们放弃传统堆肥等有机肥料的使用,大量使用化肥。而堆肥等有机物正是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食物来源,这就造成土壤碳含量下降,有机质匮乏,土壤物理结构失调、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壤中速效养分过高、矿质元素比例失衡、土壤板结等问题。最终导致农产品产量下降、品质滑坡,甚至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究其根源,自利比希发明矿质营养学说以来,人们开始过度重视土壤的化学特性,甚至认为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唯一因素,中国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量推广化肥,致使人们走入了单纯依靠化肥来增产的误区。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占世界化肥使用量的35% ,其中北方大田氮肥的使用量为588kg/公顷/年,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1.6倍,法国的1.5倍,而这个数量在温室生产中更大,达到了4000kg/公顷/年,平均吸收率低于30%。2007年,寿光温室大棚土壤中的氮、钾的利用率低于10%,磷的利用率低于7% 。不仅存在大量的浪费,而且污染地下水,对人类健康形成威胁。为什么化肥的利用率如此之低呢?一方面是因为化肥使用量过大,另一方面是土壤对化肥的容纳能力即保肥性有限,且近年来在逐渐降低。这个容纳能力大小是由土壤的物理结构这个“容器”决定的,而这个“容器”的大小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生物种类与数量。施入土壤中的化肥,先暂时保存在土壤颗粒及土壤腐殖里,然后逐渐溶解到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毛细管中的水里,这才能跟水一起为植物根毛所吸收。人们放弃使用堆肥等有机肥之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而导致以之为食物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数量剧减,土壤团粒结构减少,土壤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均较低,也就是土壤的物理结构较差,肥料不能被保持,从而被雨水冲走,或者只是保持原样留在土壤中不能被吸收(通俗地讲,“不消化”),再多化肥也是没用。在化肥推广初期其表现“有用”是依赖于当时较好的土壤基础(以前堆肥、沤肥使用量大),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土壤中残存的有机质逐渐被消耗殆尽而没有得到补充,土壤环境恶化,于是出现了今日的恶果。因此,土壤现在的问题不是缺化肥,而是有机质,缺的是我们的先人流传下来的堆肥、沤肥等。

五、土壤改良的顺序

认识到现在的问题所在,要改变也不难,一句话“来自土地的有机物全部复归大地”。实行有机质(堆肥、沤肥、沼渣沼液等各种有机肥)还田,让土壤恢复生命力,就是解决思路。“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改良土壤顺序应该是,首先要为土壤动物、微生物建好“房子”、准备“食物”,即增加有机质,改良土壤物理结构,土壤生物性也自然得到改善,最后才是改善化学性。因为腐殖质的增加,土壤物理结构得到了改善,从而土壤的保水、保肥、和透气性得到了改善,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和微生物的繁殖,其生物性和化学性自然得到了改良。相反,如果不改善土壤的物理性,即使想改善生物性和化学性,也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健康的土壤是由腐殖质多的优良的堆肥和多样化的微生物共同形成的。因此,改良土壤,并不需要特殊的技术,使用一定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多的土壤改良型堆肥就可以了,很简单。在健康的土壤里,作物的根系会很好的生长,作物生长健壮,病虫害减少,因此会生产出品质高的作物来。这不仅能为生产者带来利益,也满足了消费者 “安全放心美味的食品”的要求。

 


西部果友联盟 | © 2014-2015 | 地址: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九路海博广场 | 电话:029-89298328 联系人:赵女士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公司| 陕ICP备14008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