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成土壤板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7因素: 农田土壤质地太粘,耕作层浅。 粘土中的粘粒含量较多,加之耕作层平均不到20cm,土壤中毛细管孔隙较少,通气、透水、增温性较差,下雨或灌水以后,容易堵塞孔隙,造成土壤表层结皮。 有机肥严重不足、秸秆还田量减少。 土壤中有机物质补充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结构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酸碱性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 塑料制品过多的投入 地膜和塑料袋等没有清理干净,在土壤中无法完全被分解,形成有害的块状物。我国每年随着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的废塑料,占填埋垃圾重量的3%-5%,其中大部分是塑料袋垃圾,施入土壤中不易降解,造成土壤板。 长期单一地偏施化肥 农家肥严重不足,重氮轻磷钾肥,土壤有机质下降,腐殖质不能得到及时地补充,引起土壤板结和龟裂。 (1)氮肥过量施入:微生物的氮素供应增加1份,相应消耗的碳素就增加25份,所消耗的碳素来源于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低,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板结。 (2)磷肥过量施入:磷肥中的磷酸根离子与土壤中钙、镁等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既浪费磷肥,又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 (3)钾肥过量施入:钾肥中的钾离子置换性特别强,能将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多价阳离子置换出来,而一价的钾离子不具有键桥作用,土壤团粒结构的键桥被破坏了,也就破坏了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 镇压、翻耕等农耕措施导致上层土壤结构破坏 由于机械耕作过深的影响,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而每年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只有部分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其余被土壤固定,形成大量酸盐沉积,造成土壤板结。 有害物质的积累 部分地方地下水和工业废水及有毒物质含量高,长期利用灌溉使有毒物质积累过量引起表层土壤板结。 风沙、暴雨水土流失 遇到风沙、暴雨后表土层细小的土壤颗粒被带走,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而引起土壤板结。 2、对策: 针对贫瘠、板结的土壤,EM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加速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转化,增加有效养分,有效养分含量较正常土壤平均提高30%-50%,整个根层的微生态系统组成丰富,结构复杂,功能稳定,提高了土壤的生物活性和缓冲能力,进而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生成,提高土壤透气性,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什么样的土壤才是好土壤? 土壤疏松,形成团粒结构;蚯蚓、微生物等有益生物丰富;有机质含量高。 2.1、翻耕污染、贫瘠的土壤时投入EM土壤修复改良生物菌剂,让多种有益微生物优先生存于土壤中。 2.2、利用EM发酵堆肥作基肥 1)原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如米糠、秸秆、木屑、畜禽粪便等。 2)制作方法:以发酵1吨鸡粪(或其他畜禽粪便)、秸秆混合堆肥为例,粪便:秸秆=8:2,EM-农业种植专用型5kg,微生物促进剂5kg,水40%(视干湿度增减水量),如原料中水分较少,要用水浇湿浇透,保证水分适当。将EM-农业种植专用型菌液与微生物促进剂溶于水,撒在原料中翻倒混匀,边喷边翻,然后堆成宽2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用塑料布盖好即可。经过24小时堆内温度可达50℃左右,48小时温度可上升至70℃左右,中间适当翻堆一两次(超过50℃时需要翻堆)。经过几天的持续高温,堆温逐步下降,大约二周左右时间,发酵后的原料全部腐熟,原料中的虫卵、草籽及病源菌全被杀死,等发酵堆表面出现白色菌丝并有酒曲香味,即发酵成功。堆体比刚堆时塌陷1/3或1/2。 2.3、定期喷洒EM农业种植专用型菌液 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定期喷洒500-800倍EM农业种植专用型菌液的稀释液(每月2-3次)。
|
西部果友联盟 | © 2014-2015 | 地址: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九路海博广场 | 电话:029-89298328 联系人:赵女士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公司| 陕ICP备14008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