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痘病又名疮痂病,俗称“鸟眼病”,我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分布,在春、夏两季多雨潮湿的地方,发病甚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症状】 黑痘病主要为害葡萄的幼嫩部分,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花须等。 1.叶片。开始出现针头大红褐色至黑褐色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后病斑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紫色,直径1-4mm。干燥时病斑至中央破裂穿孔,但病斑周缘仍保持紫褐色的晕圈。 2.叶脉。病斑呈梭形,凹陷,灰色或灰褐色,相邻边缘暗褐色。叶脉被害后,由于组织干枯,常使叶片扭曲、皱缩。 3.穗轴。发病时全穗或部分小穗发育不良,甚至枯死。果梗发病可使果实干枯脱落或僵。 4.果实。绿果被害,初为圆形深褐色小斑点,后扩大,直径可达2-5mm,中央凹陷,呈灰白色,外部仍为深褐色,而周缘紫褐色似“鸟眼”状。多个病斑可连接成大病斑。后期病斑硬化或皲裂。病果小而酸,失去食用价值。染病较晚的果粒,仍能长大,病斑凹陷不明,但果味较酸,病斑限于果皮,不深入果肉。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乳白色的黏物质,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团。 5.新梢、蔓、叶柄或卷须。发病时,初现圆形或不规则褐色小斑点,以后呈灰黑色,边缘深褐色或紫色,中部凹陷开裂。新梢末木质化以前最易感染,发病严重时,病梢生长停滞、萎缩,甚至枯死。叶柄染病症状与新捎上相似。 【病原】 葡萄黑痘病病原菌是葡萄疮囊腔菌,属真菌界子囊菌门。无性阶段为葡萄疮圆孢菌,属半菌类真菌,病菌的无性阶段治病,有性阶段病菌很少见。病菌在病斑的外表形成分生孢子盘,半埋生于寄主组织内,分生孢子盘含短小、椭圆形、密集的分生孢子梗。顶部生有细小、卵形、透明的分生孢子,大小为(4.8-11.6)um*(2.2-2.7)um,具有胶黏壁和1-2个亮油球。在水中分生孢子产生芽管,迅速固定在基物上,秋天不在形成分生孢子盘,但在新梢病部边缘形成菌块即菌核,这是病菌主要越冬结构。春天菌核产生分生孢子。 子囊在子座梨形子囊腔内形成,大小为(80-800)um*(11-23)um,内含8个黑褐色、四胞 的子囊孢子,大小(15-16)um*(4-4.5)um。子囊孢子在2-32度萌发,侵染组织后生成病斑,并形成分生孢子,这就是病菌的无性阶段。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于病蔓,病梢等组织越冬,也能在病果、病叶和病叶痕部更不为越冬。病菌生活力很强,在病组织可生存3-5年之久。第二年4-5月间产生新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发芽后,芽管直接侵入幼叶和嫩稍,引起初次侵染。侵入后,菌丝主要表皮下蔓延。以后再并不形成新生孢子盘,突破表皮,在湿度达的情况下,不断产生新生孢子,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对葡萄嫩绿组织进行重复侵染,温湿条件适合时,6-8d便发病产生新的新生孢子。病菌远距离的传播则依靠带病的枝蔓。 分生孢子的形成要求25度左右的温度和比较高的湿度。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0-40度,最适为30度。潜育期一般为6-12d,在24-30度温度下,潜育期最短,超过30度,发病受抑制。新梢和幼叶最易感染,其潜育期较短。 4-6月多雨高温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传播和萌发侵入同时,多雨高温,又造成寄主幼嫩组织的迅速生长,因此,病害发生严重。天旱年份或少雨地区,发病显著减轻。 【防止方法】 防治葡萄黑痘病应采取以减少菌源,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配合药剂的综合措施。 1.苗木消毒。将要种植的苗木或插条在“绿都菌剂1号”100倍液中进行浸泡30分钟,然后再进行种植。 2.彻底清园。冬季进行修剪时,剪除病梢及残存的病果,刮除病、老树皮、彻底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烂果等,然后集中烧毁。 3.生物防治。谢花后至套袋前叶喷三次。
|
西部果友联盟 | © 2014-2015 | 地址: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九路海博广场 | 电话:029-89298328 联系人:赵女士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公司| 陕ICP备14008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