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微信
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当前位置: 主页 > 技术会刊 > 果树栽培 >

褐腐病从开花期一直延续到果实成熟期,损失巨大

来源:西部果友联盟 | 作者:西部果友联盟 | 时间:2017-04-06 10:05

一、危害症状

1. 花朵腐烂和结果枝枯死:春季最先出现的症状是花朵腐烂,随后结果枝枯死。发病初期,花药、雌蕊坏死变色,渐蔓延到花筒、子房、花梗,进一步扩展到结果枝,导致小枝枯死。病花常固着于枝上,当天气潮湿时,病花和小枝表面产生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层。

2. 枝条溃病:病花组织中的菌丝蔓延到小枝,即形成椭圆形、梭形溃疡。溃疡边缘常流胶,扩展到环绕病枝一周,溃疡以上部分即枯死。枝上叶片变棕至褐色,干枯,不脱落。有时,小枝溃疡蔓延到大枝。大枝的溃疡中心常有干枯的花朵和小枝丛,十分触目。枝条溃病一般到下年不再继续扩展,四周形成愈伤组织。较大的溃疡,可能连续产孢达4年。

3. 果实症状:①成熟的果实被害,病果迅速腐烂。病组织质地坚实,表面呈褐色。

②幼果被害,除了虫伤果等有伤的果实可能腐烂以外,一般不出现果腐症状。有些地方,开花后不久,遭受侵染的幼果显现休止侵染症状,形成小坏死点。到果实成熟期,休止侵染点恢复活动,引起果实腐烂。

③受粉不良的败育果或坐果后受伤萎蔫的伤果,及疏果时落地的幼果,受褐腐病菌侵染发病后,果面布满分生孢子丛。这种情形,在干旱地区少见,在潮湿地区发生十分普遍。

④成熟或完熟的果实受褐腐病菌侵害后,病组织产生毒素,抑制果梗离层形成,以致病果常固着于枝上,失水后成为僵果,经久不落。病果组织中产生的毒素,并可引起枝条枯死。

二、发病规律

1.果树褐腐病病原真菌主要有三种:核果链核盘菌、美澳型核果链核盘菌、果生链核盘菌。

2.几种链核盘菌都能以菌丝体在固着于树上的僵果、病枝、枝条溃病和残留的病果果柄等部位越冬。

3.晚冬早春,在冷湿环境中,当温度达到5 ℃以上,越冬病菌开始形成分生孢子座,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溅、昆虫等传播,在果树开花时侵染花药、雌蕊等部分。

4.分生孢子萌发,要求寄主体表有水,而对温度的要求幅度较宽,在5-30℃ 均可能发生侵染,最适温度在20-25 ℃。在最适温度下,水膜持续保持3-5小时,即可完成侵染;如水膜保持24小时,即使温度不在最适范围,也可能发生侵染。

5.在春季果园土壤潮湿的地方,掩埋在果园地表土面以下或半埋于土中的僵果,假菌核生成子囊盘,产生子囊孢子,成为初侵染接种体的重要来源,但在春季气候干燥的地区很少形成。

6.褐腐病菌从果树开花期开始侵染花。花朵先发病,渐蔓延到结果枝和较大的树枝,导致小枝枯死和大枝形成溃疡病。病花和病枝溃疡产生分生孢子,在坐果后侵染幼果,随后产孢量渐衰减。

7.幼果期一般不发病。分生孢子侵染固着于树上的败育果和疏果时的落地果,这类病果产生分生孢子,构成侵染近成熟果实的来源。在生长期侵染链中起重要作用。

8.有潜伏侵染现象。可幼果期侵染,成熟期发病。

9.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分生孢子萌发和侵染的主要因素,寄主体表保持潮湿的持续时间起决定作用,温度则影响萌发和侵染进程的速率。降雨后产孢也多。

10.虫伤是病菌侵染果实的重要孔道,蛀果害虫的危害情况也是影响褐腐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

三、防治方法

防治应从果树休眠期着手,贯彻于整个生长期,综合运用农事操作和化学防治等技术手段,不能单一依赖于化学防治措施。

1.合理修剪,防止果园郁闭,增加果园通风透光性;科学施肥灌水,提高果树生长势;综合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能力。

2.注意排水,雨后防止园内有积水;及时防治其它病虫的发生,减少伤口;不给分生孢子萌发创造有利条件。

3.及时清除侵染园,厉行果园卫生。休眠期清除树上残留和园内及周围散落的僵果、病果果柄、病枝等病残体;生长期清除树上的败育果和地面的疏落果及伤果、病果,销毁或深埋处理。

4.果树萌芽前,喷施柔水通(原装进口农用水质优化剂)4000倍+果优宝(果康宝的升级换代产品)200-300倍、或丽致(原装进口甲基硫菌灵)1000倍、或金力士(原装进口丙环唑)5000-6000倍等杀菌剂,可抑制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座形成,降低危害水平。

5.幼果期与炭疽病、轮纹病、疮痂病等果实病一起防治用药,可选择喷施丽致、甲基托布津、苯醚甲环唑等。

6.生长后期,可喷施金力士、赚实(原装进口戊菌唑)、氟硅唑等药剂防治。8%果优宝可在萌芽前、幼果期和中后期使用;70%丽致可湿性粉剂萌芽前和幼果期使用;25%金力士乳油,可萌芽前和生长后期使用。


西部果友联盟 | © 2014-2015 | 地址: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九路海博广场 | 电话:029-89298328 联系人:赵女士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公司| 陕ICP备14008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