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现状
(1)面积平稳增长,产量有所下降,价格高位运行,果农收益大幅增加。2014 年全国种植面积预计为231.20 万公顷,比2013 年增长2.62%。其中,环渤海湾优势区保持动态平衡,黄土高原优势区面积持续增长。受不利气象灾害影响,产量比2013 年下降13.16%,其中环渤海湾优势区减产17.54%,黄土高原优势区减产11.78%。
主产省一级果产地价格平均为8.06 元/公斤,比2013 年上涨70%,果农收益大幅增加。全国市场苹果零售价格为10.91 元/公斤,比2013年上涨59.73%。果价高位运行,部分果农惜售,产季后期滞销与价格波动风险加大。
(2)成本持续上升。2014 年苹果种植总生产成本为5.98 万元/公顷,比2013 年上涨11.18%,其中物质成本上升10.86%,人工成本上升12.15%。其中,劳动要素价格持续上涨是导致人工成本增加的主因,而物质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则是果农重视生产管理,加大化肥、农药等主要农资要投入数量。化肥、农药等主要农资价格并未明显上涨,部分地区甚至小幅下降。
(3)加工量连续下降。根据全国各产区的调查结果,预估2014/15 榨季全国加工果总消费量约为285 万吨,比上个榨季减少近两成。本榨季浓缩苹果汁产量预计为45 万吨,比上榨季减产约16%。果汁加工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经营风险剧增。
(4)鲜食苹果出口量减价增,浓缩苹果汁出口量价同减。2014年,鲜食苹果出口数量预计同比下降10%,均价上涨16%。浓缩苹果汁出口数量预计下降15%,均价下降8%;其中,对美国的出口数量下降22%,而对俄罗斯的出口数量增加35%。
(5)低效果园改造效果显著,新建果园矮化栽培成为主流技术。低效果园改造后亩均纯收入增加3825 元,亩均产量提高960.72 公斤,优果率平均提高21.93%,改造效果显著。同时,新建果园矮化栽培成为主流技术,推广面积逐年增加,技术应用更加规范、成熟。
2、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苗木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低,区域适应性有待改进。我国苹果种植区域条件差异较大,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推广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缺少区域性适宜砧木培育与供给,主要表现为砧木的适应性、矮化性、亲和性在不同区域差异较大;二是矮砧苗木质量参差不齐,苗木数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苗木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低,区域适应性弱限制了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的推广。
(2)劳动力紧缺及要素成本上涨趋势明显,省力化适用技术发展缓慢。果农老龄化、劳动力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紧缺,以及要素成本持续上涨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我国苹果栽培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式转变阶段,但省力化适用技术发展缓慢,亟需加快省力化综合配套技术与机械装备的研发与推广。
(3)预警防控体系不健全,气象灾害影响加大。雹灾、冻灾、旱灾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但果农很难及时获取到气象预警信息,灾害应对措施不到位、果园防灾基础设施差、农业保险等灾后补救措施缺位,气候变化及其诱发的气象灾害对苹果产业发展(布局、产量、质量等)的影响加大。
|
西部果友联盟 | © 2014-2015 | 地址: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九路海博广场 | 电话:029-89298328 联系人:赵女士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公司| 陕ICP备14008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