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微信
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此行走马观花,深感收获良多——西部果友联盟考察散记

来源:西部果友联盟 | 作者:西部果友联盟 | 时间:2015-05-27 14:30
——李维炯夫妇记
         5月10日,我们应西部果友联盟的秘书长、陕西西果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功研究员的邀请,来西安做短期考察与访问。这是我们于去年应聘做该公司的技术顾问以来,首次来此履行自己的职责。
        下午4点左右,当飞机在咸阳机场降落的时候,天正在下着小雨。按照惯例,我们应先被安排住宿休息后再商量一下我们此行的任务。但亲自到机场迎接我们的张立功总经理,在征得我们同意的情况下,让司机小韩直接开车冒雨赶赴白水县。尽管张总对那里的道路十分熟悉,但因天下雨及修路堵车,还是比平时多用了近一倍的时间,直到天黑才到达目的地,令那里接应我们的金秋现代农业正兴苹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罗玲莉等人等待了两个多小时。
        第二天上午,我们先来到了金秋公司的苹果示范基地。高大的牌子矗立在路边,非常醒目。走过麦田,就看到一排排新栽种的小树苗,树行间是大片的空地。张总向果农和随行的技术人员说:“小果树行间的空地上最好种点玉米和豆子,这样既不浪费土地,又增加土壤的氮肥,还相互遮阳,果树与作物都有好处。”这个正是我们在书本上和课堂上讲授的果园间作套种的农业生态系统栽培技术,他三言两语就交代清楚了。在苹果园,张总一眼就看到患有花叶病、白粉病、腐烂病的苹果树,摘下典型的病叶给现场的人员看,从发病原因、发病规律和表现都一一进行了介绍和讲解,同时进行了防治技术的指导。
        由于正是果农们忙于疏果、套袋、施肥、灌水的大忙季节,培训会安排在中午12点左右进行。当我们来到地处史官镇的合作社总部,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看着室内的陈设布置,耳边陆续传来的谈笑声。他们是陆续从各地苹果园赶来的果友,正在销售厅里熙熙攘攘购买农药、肥料、技术指导书籍,有的在索要《西部果友》的技术会刊,那是公司免费赠送给果友们的。果友间见面亲热、友好的气氛顿时感染了我们,驱散了我们初到异地的些许陌生。
        当会议主持人的田总宣布培训会开始,全场立即安定下来。田总简单说了一下这次培训会的内容,除由张总主讲5月份苹果栽培要做的工作与注意事项,还特别强调了我们要讲授的微生物技术在苹果等栽培上的应用。 张总虽然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但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们跟他真正认识只有半年多,接触就更少了。在示范基地我们初步领教了他的专业水平。现在,他既没用电脑,也没用课件,讲有关的技术滔滔不绝;对学员的提问对答如流。张的陕西方言很重,我几乎听不懂。但可以看出,张有着极丰富的实践经验,有长期学习知识的积累,在苹果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方面,是不可多得的技术指导人才!在学校里,我们是农业生态专业的教师,对苹果接触不多,当我们了解到现在苹果的病虫害竟有百种之多时,感觉太吃惊了!他对业务与技术如此熟悉、精通,不正是来自多年付出的努力,在实践中的积累吗?
        张立功讲解及回答果友们的问题后,由李教授对EM是什么以及它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我们夫妇从事复合微生物菌剂EM的实践、应用、研究与推广已有23年了。长期以来,我们在北京地区以及全国,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实践,也多次参加国内外有关EM技术的应用研究方面研讨会,在学习引进外国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我们自己的产品。从1992年我们开始接触EM,EM就成为我们工作与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深深的知道:EM是改变目前化肥和农药使用过多、土壤与农产品质量下降状况的法宝,是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发展的综合功能最有力的保证!是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安全的健康的,绿色的产品!张立功研究员在充分了解该技术的情况下,一直渴望引进EM技术为西部果友们更好的服务,让果友们生产出国内甚至国际上一流的苹果!为此,共同目标使我们走到了一起!
         5月11日,我们又风尘仆仆赶赴渭南市临渭区的丰塬镇。在那里,我们参观了长寿塬苹果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150多亩的土地上,果树长势良好,少部分已挂果,果农们正在为苹果套袋。张总向我们介绍:套袋是苹果生产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它既可以保护苹果免受病虫危害和外部的机械损伤,也可以使苹果着色均匀,果色好看、果型整齐,提高品质和卖相。在果园门口,打井队也正忙碌着,流出的水有部分已经流到地里。中午时分,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而又凉爽的三楼培训室里,我对韩先生肃然起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为培训EM技术,走南闯北,到过国内许多地方,对数千人讲授该项技术。培训场所各异,有条件好的,那一般是有能力的企业花钱租的;有条件差的,而最不可思议的是某大学书记请我们上课几天,台下坐的不少是头发白的老先生。而那教室的桌椅竟破烂到令人吃惊的地步!面对韩先生这样自己贷款投资专门建设这样的培训场所,我还没见到过!我还看到,韩的家人对来听课的人都很热情,他的妻子,孩子亲自把一杯杯热茶双手端给来人,甚至他92岁的老母亲也热情的招呼客人。我从中看到他们一家对知识的敬重,看到他们对西部果友联盟的喜爱!
        为了让我们的考察更顺利,同时也为了照顾我们的身体,张总在结束渭南的工作后,没有像以往那样坐火车而是开车直奔天水。公路上车辆不多,但是因为隧道多、限速地段多,车速上不来,车竟行驶了5个多小时才来到了甘肃省天水市的天水果友协会。一路上看到开车的副总小宋规矩的按照路标行车,即使常有超速的车辆急速驶过也不为所动。看到车中始终在手机上忙碌的张总,我似乎看到了他们公司的工作态度和效率,我才知道,他在微信中发出的一篇又一篇关于果树栽培技术的信息和指导是怎么来的。于是我也终于忍不住给张总送了个绰号:拼命三郎!几天来,看到他一直不停的工作,眼睛是红的,嘴唇是深裂的,嗓子疼的不敢吃辣椒,这对不怎么吃肉的他来说可想而知!只是有一次,他咕噜了一句:“吃牛肉面没辣椒真是没味道!”同行几天,我们了解到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去洗脚房、不上歌舞厅。用他的话来说,他不是没有钱,西部果友联盟也不是花不起这个钱,但他不喜欢、不爱好。他工作直外的唯一喜欢的是自费旅游兼摄影,尤其是为果树照相,大家看看他的微信就再清楚不过了。
        天水果友协会的裴总早已对我们的到来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除技术层面的考察与交流,还对每餐都安排了天水的地方特色的小吃。张总同样在所到的花牛果园与裴总和果园的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指导,那里的樱桃树长势也不错。我的收获则是平生第一次见到长在树上的蛇果,看到一簇簇长长果形的小蛇果,竟也十分新奇和高兴!还了解天水是花牛的产地,花牛苹果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是世界驰名的三大苹果品种。
        同陕西的白水、渭南一样,天水果友间亲热的气氛也十分感人,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聚会的兴奋。边吃饭边欣赏西部果友联盟的电影:故事片:千阳湖畔苹果红 ,在片中看到果友们熟悉的场景与人物,故事的情节,人们时而发出开心的笑声……
        会议或培训开始已经是晚上的9点多钟了。跟前面的两处共同的,是果友们听起课来鸦雀无声,精神集中,认真做笔记,还时常有人拿手机拍下幻灯片中重要的内容。作为讲台上授课多年的老教师的我们,看到这一幕十分感慨:这比大学生们上课的秩序好多了:一张张充满求知眼神的面孔啊!还有,讲授之后学员们踊跃的提问,热烈的讨论,尽管结束时已经11点多钟了,一天的疲劳仍掩盖不住果友们的喜悦!
        细算起来,我们在西部果友的考察时间只有4天,工作之余,还挤时间安排我们游览了白水的仓颉庙,天水的伏羲庙。来去匆匆,我们分明感受到接待者对我们的一番深情厚谊。时间虽短,但涉及到两省、两个县,一个地市,培训的人有近150人。起初我们只是想看一看,走马观花。但令我们想不到的是,这次考察让我们学习到不少东西,使原本想偃旗息鼓的我们又振作起来,想今后尽可能的做点工作。这次西行,特别让我们感触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西部果友联盟是很好的应该用推广的模式:是新形势下新农民的联盟,是自发自愿的友谊的联盟,是专家与农民知识技术的联盟,是成功的联盟,是幸福的联盟!
        二、该联盟有在西北从事果业研究与教学多年的专家教授做技术后盾,农民干起来有了技术保障,投资的时候放心,避免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特别是有张立功总经理这样的一批技术精湛,竭尽全力为果友们服务的一流人才,他们时刻关注国际该领域技术的进展,又立足于国内;即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坚持下去,西部的果业生产一定会更快的发展,在不远的未来一定在全国甚至在世界都将占有一席之地!
        三、西部果友联盟必将发展壮大,目前这样的培训形式将需要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亲临现场指导,因此急待立足于长远,尽快招聘培养分类更细化的高级专业人才,来应对日趋复杂的果业生产形势,生产出优质的各类果品,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为改善与扭转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口碑不佳的局面做出新的贡献!
        四、苹果种植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我们了解到,现在一般买农药、肥料等各种农资产品每亩需要投入4000元左右,正常年份苹果收入每亩1万元,投资相对较高。因此如何既减少化学物质的投入,又要高产出,产品高质量,是果业能否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与方向问题,有待于西部果友联盟的决策层早日提到议事日程:在立足于当前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关注国际的新思路,引进新技术,跟上国际的新潮流,使产品更多的走出国门,加速使西部果友企业跻身于世界前列的步伐!

西部果友联盟 | © 2014-2015 | 地址: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九路海博广场 | 电话:029-89298328 联系人:赵女士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公司| 陕ICP备14008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