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微信
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果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西部果友联盟 | 作者:西部果友联盟 | 时间:2015-05-13 15:03
        目前是中国果树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期,成绩显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亟待重视。
缺乏宏观规划、盲目发展造成波动和浪费,注重种植规模,忽视单产和质量
        总结近30年果树发展的经验教训,总体上果树产业发展缺乏宏观规划和市场研究,盲目发展造成了历史上多次种植面积的大起大落,普遍表现为注重规模扩张和数量效益,忽视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效益,低产园面积所占比例达1/3,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果业发展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平均单产低。产品单价低,产品安全性低。虽然有基础的主产县平均亩产量都在2吨以上,但全国主要水果的平均单产都在1吨以下,低产和无产园比重达40%;鲜果产品损失率高达20%,降低鲜果损失率是果树产业发展中挖潜增效的一个重要任务。中国果树栽培有最高单产的系统经验,利用现代科学总结这些成功经验,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盲目性。应提倡成熟理性发展,科学发展,以达到发达国家中等产量水平,在今后10年从现有面积中增收1.5亿吨,控潜增效是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
主栽品种依赖引进,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和砧木,育种创新能力低
        中国是果树资源大国,对世界果树产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主栽树种如苹果、葡萄、草莓都以国外品种为主栽品种,重要树种的更新换代,如柑桔、梨、桃、杏、李等都依赖外来新品种,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缺乏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国外苹果自20世纪50年代就基本实行了矮砧宽行密植,但由于这些无性系砧木不适应我国干旱瘠薄的土壤条件,中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乔砧密植,人工管理投入高,修剪技术要求高,相当部分果园因管理不当而郁闭、低产、果实着色差,果园收益低。随着生产资料和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培育生态适应性强的矮化砧木并简化栽培技术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国内育种工作扶持力度小,缺乏长期性和连续性,缺乏创新能力强的团队,如果这种状况不发生根本改变,势必制约中国果树产业的发展。
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规模小,服务体系滞后。制约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中国果树经营主体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95%的果园规模在0.33公顷以下,土地流转机制尚未形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组织化程度低,从根本上制约了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实施,也增加了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难度;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健全,缺乏足够的市场信息,信息滞后、不对称或失真,缺乏方便快捷的咨询服务网络,对假冒伪劣生产资料缺乏辨识能力等,均困扰着第一线的农民。大部分果品营销企业和加工企业规模小、实力不足,带动农户的能力较弱,多以商品为纽带进行合作,真正的利益联结不够,贸工农一体化的道路还很漫长。
多头管理造成资源浪费,事倍功半,急功近利不利于产业持续发展
        中国果树产业长期以来由农业和林业两个部门管理,同一地区不同县市果树的行政归口单位亦有不同,以至于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各行其道,基层无所适从,造成混乱;科研工作管理部门广泛,导致项目重叠,人力分散;由于缺乏实质性的长期规划和人才、团队的长期定向培养,科研项目往往存在短期行为和随意性,造成人、财、物浪费;科研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了竞争的无序或缺乏公正,助长了不良风气,不利于年轻人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更不利于科研工作者亲临生产第一线为产业服务。以上这些因素均妨碍解决我国果树产业应用基础研究薄弱、技术贮备不足的缺陷,制约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转变观念,理顺行政管理关系,改革行政和科研管理体制。

西部果友联盟 | © 2014-2015 | 地址: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九路海博广场 | 电话:029-89298328 联系人:赵女士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公司| 陕ICP备14008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