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微信
新浪博客
网易博客

当前位置: 主页 > 技术会刊 > 读书看报 >

《土壤和环境微生物学》——尿素脱氨 (下)

来源:未知 | 作者:admin | 时间:2016-12-11 09:25

 

    土壤中的尿酶研究较多,大多数情况下分解土壤中的尿酶均是往土壤中加尿素培养,然后测定氨离子的积累速率,也有以释放二氧化碳的速度,或者尿素的消失为基础。

    像其他酶一样,尿酶活性测定纯碱反应土壤的酶活性在选择的测试条件下的表达,很难与实际土壤环境或潜在的尿酶活性相关,不管测二氧化碳还是测氨根离子都难做土壤尿酶的可信指标。土壤尿酶活性虽因方法不同不好比较,然而土壤尿酶与土壤有机质量,粘力量、pH值和离子交换量明显相关,尿酶是胞外酶,可能受腐殖质保护,所以稳定性相当高。


    表中材料说明,尿酶在土壤中去看理化变化,也抗生物降解。但也有些不同看法。Zantue等1977年报道:如马上测定风干土,不影响尿酶活性;如土壤重新湿润再培养,三天内尿酶活性明显降低,三天之后,一直稳定在一个新的水平上。如果培养六天后,往土壤加葡萄糖,尿酶活性迅速上升,至第八天以后,维持在一个相当于原来刚风干的水平。

    由于土壤中水解尿素的微生物广泛分布,土壤的脲酶稳定性很高,所以尿素进入土壤很容易水解产生氨气。靠近尿素的土壤pH值可以升高至8.0到9.0。在这些碱性条件下,尿素分解产物是氨气,而不是氨根离子,故特别容易挥发损失掉。由于处理的方法不同,尿素氮的损失量可在10%到70%的范围。因此要特别注意施尿素的方法,应该略微深施,且不与碱性物质一起施入。

 

 


西部果友联盟 | © 2014-2015 | 地址: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九路海博广场 | 电话:029-89298328 联系人:赵女士

技术支持:西安网站建设公司| 陕ICP备14008100号